学院主页 部门简介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办事指南 部门职责 通知公告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学风建设 研究所 学术交流 联系方式 下载专区
 
2018年第2期(总第70期)
2018/04/30  作者:  来源:  总浏览:

 

2018年第2期(总第70期)

衡水学院科研处编印                               2018430


 录:

【科研工作动态】

●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一行来我校调研

●衡水科协召开2018年全市科协工作会议

●崔海霞副市长一行莅临我校调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先生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衡水市市长吕志成一行莅临我校进行调研

●省人大常委会来我校进行科技创新三项法规执法检查

【基金要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科学基金评审工作廉政风险防范专题会议

●推动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

●如何理解中美贸易摩擦

【他山之石】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研究的思考

●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资源

  

【科研工作动态】 

 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一行来我校调研

42上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曹保刚带领省社科联科普处处长景兰杰,成果管理处副处长侯咨军一行在衡水市社科联主席马健、副调研员韩志国、办公室主任欧阳赫隆陪同下,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及我校社科研究工作进行调研。基地负责人、校党委书记王守忠,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田光对曹主席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与曹保刚主席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会的有基地秘书长、教务处长石宝军,科研处长陈彦芬、副处长马惠钦,以及基地管理与研究人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增军、副院长刘秋明、社科部书记曹淑兰、科研处长张露颖等一同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王守忠书记首先向曹主席一行介绍了基地建设与学院发展情况,就研究基地围绕省社科11245+10工作要求做了简要汇报。他表示,基地今后将进一步调动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课题攻关,同时加强基地建设与衡水市发展相融合,以基地为平台,使学院发展成为衡水乃至河北的智库,把学院建设成为文化、科研与城市发展相统一的现代化新型应用型大学。

曹保刚主席在发言中强调,河北省社科联的工作就是要把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声音转化到政府决策中去,将群众的呼声转化到社科联的实际工作中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很多工作可做,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做的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时代发展,着力解决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必须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他充分肯定了基地及学院在服务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科普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对基地下一步工作的提出期望和要求,他指出,衡水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基地建设要能够与衡水市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合;基地与衡水学院的发展应站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的高度去思考和选题。

会上,双方就基地如何凝炼研究方向、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展科普研究与推广工作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石宝军处长就基地开展的服务地方政府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等做了补充发言,李增军书记也就职技学院相关工作做了简要介绍。座谈会气氛融洽、热烈。

 衡水科协召开2018年全市科协工作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44日,衡水市科协工作会议在假日酒店召开。党组书记张永进作了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17年市科协主要工作,安排部署 2018年重点工作。市科协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科协、滨湖新区、工业新区科协负责人、市直各学会秘书长、市直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秘书长、科协基层代表、市科协机关及下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共90人参加会议。党组成员、副主席荣保理主持会议。

会上,张永进从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基层能力、打造民生科普品牌、搭建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开展青少年活动和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等六方面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张永进在对2018年科协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时指出,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加强学术交流,努力提升学会自主创新能力;要以贯彻《衡水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为契机,着力推进科协自身建设,努力开创科协各项工作新局面。

会上,马红霞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和省科协会议精神。武邑县、阜城县分别就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县级科技馆建设情况介绍了做法。

 崔海霞副市长一行莅临我校调研

49日上午,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市政府督查专员王义鹏、市教育局局长刘景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广义一行莅临衡水学院调研。我校党委书记王守忠、校长田光、党委常委宋庆喜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崔海霞副市长一行对我校的教学办公场所、实验实训室、格局商学院、运动场馆、学生宿舍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相关单位负责人、负责教师等的介绍,并不时驻足观看,详细了解学校的具体办学情况和办学条件。随后,进行了调研座谈。调研座谈由市政府督查专员王义鹏主持。

崔海霞指出,衡水学院是衡水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产学研成果丰硕,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为更好的提升衡水市城市竞争力服务。自1987年搬迁以来,在历届领导班子尤其是现有班子的领导下,衡水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希望衡水学院牢牢抓住历史机遇,摆脱发展的束缚,抢占先机,办好应用型大学。

崔海霞还就学校具体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她强调要在日常工作中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教育、安全保卫、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王义鹏进行了总结发言,勉励大家要围绕学校发展坚定信心,强力谋划,确保各项工作见实效,有发展。

王守忠代表学校党委对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针对崔副市长关心的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校功能及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汇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先生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411日下午,中国科协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航天技术专家,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先生做了题为《中国的火箭与航天》科普报告。校领导班子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大学生代表参加,校长田光主持了本次活动。

龙乐豪院士首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航空航天的基本知识,随后从火箭的起源与构成、我国长征火箭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国外运载火箭的现状、中国航天发展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讲解。其间,龙乐豪讲述了自己主持设计研发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过程中的经历,介绍了我国航天的三个三步走战略和载人登月的未来发展计划,用精彩的视频向大家展现了高超的火箭技术,使大家领略了中国航天的一流水平。

田光对龙乐豪院士八十高龄仍不辞辛劳来到衡水学院讲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他高度评价龙院士的讲座深入浅出,娓娓动听,精彩纷呈。他表示此次报告会既是一次科普讲座,又是对广大师生进行的一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以航天英雄们为榜样,不畏险阻,自我加压,攻坚克难,敢于创新。希望同学们不负老一辈科学家的重望,爱祖国、勤学习;重修养、提素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用成功回报父母,用成就奉献伟大的祖国。

人物名片:龙乐豪院士,19387月生人,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主持和参加五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运载火箭的研制,取得重大成就。在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提出并确定了火箭总体技术方案,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了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长征三号甲大型系列运载火箭,并将15颗国内外的应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了重要贡献。龙乐豪院士攻坚克难,载誉颇多,获得过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首届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重要奖项。

 衡水市市长吕志成一行莅临我校进行调研

412日下午,衡水市市长吕志成、副市长崔海霞一行莅临衡水学院调研。我校党委书记王守忠、校长田光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参加了调研。

吕志成市长一行重点走访了我校音乐学院的建声音乐厅、舞蹈厅、MIDI教室以及奥尔夫教室。参观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啤酒实训室、动植物标本室、武大勇工作室。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相关单位负责人、负责教师的介绍,并不时驻足观看,详细了解学校的具体办学情况和办学条件。随后,进行了调研座谈。

吕志成指出,衡水学院是衡水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产学研成果丰硕,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为更好地提升衡水市城市竞争力服务。希望衡水学院牢牢抓住历史机遇,摆脱发展的束缚,抢占先机,办好应用型大学。

王守忠代表学校党委对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随后向吕市长一行介绍了衡水学院自2014年全票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以来,在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传承创新地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针对吕市长关心的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校功能及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汇报。

 省人大常委会来我校进行科技创新三项法规执法检查

418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郑爱军带领执法检查组一行,到我校就《河北省专利条例》、《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三项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陪同走访的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云英、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黄海华、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葛城、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宝林。我校党委书记王守忠、副校长刘逸鹏、宋根壮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检查组一行首先走访了音乐学院,参观了富有特色的实训室、驻足观看了同学们的民乐及舞蹈排练。随后来到电信学院数控车间,认真听取了负责人关于校企合作以及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能力方面的汇报。来到物联网综合实训室,一行人观看了西校区智慧交通演示模型。在运动心理实验室,检查组对镜画仪和三维立体人体成份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实际演练。来到美术学院,观看了教师书画作品展。

最后,检查组一行来到生命科学学院,参观了酵素研究实验室、啤酒实训室、武大勇实验室、马惠钦实验室,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许。

近年来,衡水学院积极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三项法规,按照立足衡水办大学服务社会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对接地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我校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地方的发展和改革,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基金动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科学基金评审工作廉政风险防范专题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高度重视科学基金评审中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保证2018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进一步警示和防范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中的廉政风险,基金委于417日在北京召开科学基金评审工作廉政风险防范专题会议。

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科学基金从初审、通讯评议到会议评审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点和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及加强党的领导、抓党建促业务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基金委全体工作人员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纪律签订了《工作人员承诺书》。在此之前,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评审专家、项目申请人已经以不同方式签订了《承诺书》并做出了庄严承诺,实现了评审工作“四方承诺”全覆盖。这是基金委党组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维护科学基金良好声誉,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和良好学术氛围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央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推动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

2016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为我们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我们要从网络技术、网络文化产业、网民素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其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网络技术发展为网络文化建设

提供保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包括一批技术方面的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实力等方面。在一些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不高,网络信息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下,各国都将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网络技术的进步,也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快网络技术创新发展,提升网络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普及,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是网络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是网络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基础和前提。要实现网络文化的有效传播,必须大力普及互联网知识,提高网络的使用率。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网络技术服务,从国家决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将大力发展网络技术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从制度上确保网络技术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网络的技术属性与文化属性密切相关。网络技术既要融入现代科技的基本理念,又要体现现代文明的基本需要,遵循科学、理性、道德、健康的发展要求,从而更好推动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打破对西方技术过度依赖的局面,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提高网络技术原创性研发水平,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要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建设网络强国的前提是强化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我们要不断创新网络技术,在关键设备和设计理念上体现独创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在网络结点、宽带网络系统、资源管理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网络技术创新成果深度融入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大力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以网络技术发展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为网络文化建设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同时,要注重网络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球网络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推广能力,保护网络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网络技术管理水平是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管理的需要。当前,我国网络企业数量众多,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还需要更大的突破。这就需要我们从体制机制上理顺网络技术管理的各种要素,加强政府层面的统一协调,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将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网络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网络文化建设做好保障。

促进网络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网络文化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属性,又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始终以互联网为平台。互联网平台具有技术、资源整合、营销等属性,其产品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符号化、虚拟性的特征,对网络社会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更好地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优化网络文化环境。互联网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各国文化的交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推动各国文化的继承弘扬、交流创新,是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对于网络文化产业来说,必须营造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应当始终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确立诚信、公正、公平、法治的准则,实现网络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网络内容产业,提升网络文化内涵。网络内容产业包括互联网服务、数字动画、电子出版、在线教育、数字图书馆等多种形式。随着移动终端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运用,网络内容产业与商业、金融、旅游等行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产业融合的平台,实现了跨时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网络社交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传统产业网络化的进程。文化产业与网络结合产生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成为满足网络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融合产业。随着网络内容产业的不断扩展,网络文化产业将会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广大网络文化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将自身的发展主动融入国家的战略布局,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和导向,不断提升文化内涵,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

  第三,强化网络文化产业治理能力。网络文化传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趣味性等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在网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监管不到位、利益驱使等原因,网络文化也出现了一些内容低俗、伦理失范、触犯法律等问题。在国家文化治理的背景下,为了规范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构建网络文化产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的回应力、制度创新的前瞻性与优化网络文化生态体系;建立多方协作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建设,构建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实现网络文化生产力、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的稳健跃升。同时,网络文化产业治理体系的建构,既要体现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又要创新网络文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政策法规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全方位提升网民网络素养

  网络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是网民,建设的主体也是网民,因此,网民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到网络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我们所说的网络文化,应当是融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并且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先进文化。要使这样的网络文化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就需要高度重视网民的身心健康和网络素养,不断提升他们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

  现在手机等媒体已非常普遍,这就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品质对网民的生存有着“嵌入式”影响。人们希望网络文化追求健康、理性、科学,体现真、善、美的价值目标,这表达出对网络世界的美好期待。但网络文化消费的趋低性一方面有利于网络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种假、黑、黄、丑等现象夹杂其中。网络文化的供应链一端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问题。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网络媒体方面来说,广大媒体要警惕西方各种有害文化的入侵,坚决抵制其中具有霸权色彩和腐朽没落的东西,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分析和筛选,要将促进网民的文化素养作为网络内容建设的重要目标,使广大网民能够真正享受高品质的网络文化产品。

  从网民自身来说,广大网民要注重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不断提升正确认知和应用互联网的能力与水平,切实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筑牢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底线。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从而有效鉴别并抵御各种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培育视野开阔、懂理守法、健康文明的网民,通过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提高媒介文明的社会聚合能力。针对网络消费主义的影响,我们要深入调研网民网络文化消费和精神需求的发展趋向,利用网络文化的传播优势,对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进行人生理想、文化观念、消费理性等方面的网络素养教育,注重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同时,我们要努力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融合方式和创新途径,加强网络文化品牌栏目建设,为网民提供喜闻乐见并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化产品,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力。同时,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遏制西方文化的殖民化与传媒帝国主义倾向,利用网络系统推动民间文化的国际交流以及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进程。(作者:蒋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境界,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从认识论高度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大梦想,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当前,要实现中国梦,第一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同志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并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实现中国梦,第二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梦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梦。

生态文明建设深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中国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些重要论述极大提升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绝不能让环境污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绝不能让生态问题影响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影响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阐释生态文明问题,不断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些论述都表明,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努力揭示当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紧迫课题。习近平同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充满着辩证法。比如,他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牢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生产力辩证统一。经济社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搞建设主要重视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对生产力的绿色属性则缺乏深刻认识。一些人甚至将保护环境与保护生产力对立起来,认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避免要破坏生态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给环境带来较大破坏,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习近平同志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对于发展面向未来的绿色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确保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文明发展有机统一。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克思主义摒弃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点,认为通过生产实践,人与自然可以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确立起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这一重要论述的辩证逻辑清晰而深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重心在发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昭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重心在保护,说明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心在统筹,彰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倡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论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打下坚实物质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物质文明作基础,要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支撑。其中,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产业。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服务业等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加快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坚持以重大生态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动态平衡为目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治文明作保障。必须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加强顶层设计,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此同时,通过组建自然资源部、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措施,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筑起“四梁八柱”,有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精神文明作指引。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和智慧。在知识经济和智力资本占主导的21世纪,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和智慧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明确社会载体和建设主体。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社会文明为载体,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明确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深厚的人民情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问题,对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汇聚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形成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黄承梁,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何理解中美贸易摩擦

3月下旬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挑起和推动的中美贸易摩擦一度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负面效果逐渐显现。322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投资限制措施,拟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同日,美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中方提出磋商请求。44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我输美的1333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方随即宣布,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45日,特朗普称要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45WTO公布的文件显示,日本和欧盟均以在此方面具有重大相关利益为由,要求加入美国在WTO就中国歧视性技术许可要求提出的磋商请求。412日,WTO在发布《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时指出,有迹象显示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可能正在影响商业信心和投资决策。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由接触政策转向规锁政策的范式转换

特朗普政府2017年底至2018年初的一系列文件宣称,美国放弃了使中国最终走上西方道路的幻想,并将中国视为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强有力的挑战者和修正国际秩序的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判断是:第一,美中的竞争是结构性的、不可调和的;第二,如果现在开展美中对抗,美国不会吃亏;第三,在竞争中击垮中国,是未来和中国“化敌为友”的前提;第四,美国如果现在不和中国竞争,任由中国继续坐大,未来再对抗,鹿死谁手则未可知。由此,规锁(Confinement)政策开始取代延续多年的接触(Engagement)政策,将成为美国对华长期政策新范式,中美关系开始步入质变期。

从特朗普及其经贸政策团队主要成员履历来看,他们向中国发难的设想由来已久。特朗普2011年就表示,“中国不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将我们视为敌人”,指责中国抢走美国人的工作,破坏美国制造业,通过窃取等方式在技术和军事实力上赶超美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2010年就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认为WTO区分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政策框架根本无法约束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主张在WTO之外用创新性的手段来对付中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彼得·纳瓦罗及其合作者2011年出版的《致命中国》一书中罗列了中国摧毁美国工作岗位的“八种武器”,其中关于知识产权、贸易补贴、掠夺性定价等方面的指责与本次贸易摩擦使用的借口如出一辙。种种迹象表明,本次发难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特朗普及其经贸政策团队对其长期主张的落实。

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核心诉求是规锁中国的技术进步进程

416日,美国商务部声明将对中兴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在高端核心技术领域让美国永久性保持对华优势,是特朗普政府经贸和安全政策的共同诉求。“贸易牌”“台湾牌”“南海牌”以及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人才限制和金融摩擦,都是为了实现前述目标的组合拳。以贸易摩擦等为抓手,把中国科技发展限制在原本可能出现原创性重大突破从而超越美国的水平之下,应该是特朗普政府的深层次目的。当前美国发起的所谓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目的的“贸易战”只是借口,低端产品造成的贸易逆差即便规模较大也对美国不构成实质性威胁。美国方面对《中国制造2025》等中方发展战略有非常细致的研究和清楚的把握,将其中列为优先发展领域的行业作为贸易制裁的对象,实质上是通过预先界定打击目标,降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潜在投资水平和合作可能。

莱特希泽、纳瓦罗等人在多个场合声称,其贸易攻势指向的是中国的高科技领域的未来,从而表明特朗普政府试图缩小中美贸易差额的说法只不过是寻求国内民众支持的幌子,其真实意图是锁定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让中国无法通过技术维度的长足进步实现经济质量与规模的并进。

贸易冲突“负和博弈”性质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无限升级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根源在于美国储蓄不足或消费过度,同时也和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密切相关。中国成为输美货物的中间产品生产地和最终消费品组装地,美国公司从中获益巨大。如果贸易摩擦无限升级,不仅中国企业受损,美国企业亦将承受巨大损失。对此美国政策制定者应该心知肚明。从美国商务部的具体政策看,特朗普履职总统以来,美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并未显著高于他的前任。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lobal Trade Alert)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为143项,虽然比上年的112项要高,但与奥巴马第二任期第一年的164项相比还有所不及,甚至也赶不上奥巴马两个任期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年均值(他的第一任期平均每年出台了166项,第二任期平均每年出台了147项)。当然,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更聚焦中国。奥巴马第一任期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中针对中国的占49%,第二任期上升至59.3%2017年,特朗普政府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中针对中国的占到了59.4%2018年第1季度,特朗普政府采取了37项贸易保护举措,其中针对中国的达到25项,占比为67.6%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不乏对特朗普挑起贸易摩擦等“逆全球化”举措的批评之声和掣肘之举。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珀森在2018214日发表的题为《美国退缩后的世界经济:特朗普时代的全球化》一文中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威胁退出全球化,施行单边主义政策,这种退缩将会给世界和美国都带来规则崩坏、收入和福利水平下降等十分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美国内部在贸易摩擦等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

美中贸易冲突在地域上扩展蔓延的可能性不可完全排除

欧盟、日本等与美国在贸易、技术转移等方面联手针对中国事出有因。201712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WTO会议间隙,欧盟、日本就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要加强欧日美三方合作,来消除第三国政府资助下的关键部门产能过剩、大规模市场扭曲行为和补贴国企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强制技术转让等做法。

美国通过关税豁免又打又拉,营造共同对华贸易施压氛围。3月初,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钢铝征收高额关税,全球一片哗然,相关国家纷纷指责其不负责任并要采取应对举措。但到关税公告签署时,美国表示可以豁免“真正的朋友”。到实施时,许多对美钢铁出口远超中国的经济体都得到暂时豁免。先提升关税,然后做出选择性的豁免,成为美国低成本地敲打各国、协调对华共同立场的“精确制导武器”。美国还积极谋求建立规锁中国技术进步潜力的联合阵营。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实验组”发布的《中国的技术转移战略》报告,建议美国与其盟国在审查国外技术投资时建立情报共享机制,以防止中国获得关键技术。

周边国家与地区因为中美贸易风险升高而被动“去中国化”倾向值得关注。围绕中美两国形成的产业链对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非常大。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这些国家可能会考虑加大与中国之外的贸易伙伴的经贸联系,从而客观上造成一种“去中国化”的局面。韩国进一步加大与越南的经贸合作便是一个例证。

中国应如何有效应对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落实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四大举措,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我们就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开放和创新之路上的各种风险。

中美两国目前的基本关系是:斗俱伤,离招损,道不同,相为谋。“斗俱伤”,是指中美如果发生无法管控的严重冲突,中国固然会遭受巨大损失,美国受到的损害也会大大超出其民众的心理和实际承受力。“离招损”,是指中美经济融合度高,即使是相互隔阂,两国福利也会受到损害。“道不同,相为谋”,是指中美在根本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为了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很多事情双方可以并且必须合作。

发挥软硬实力、采取有效举措,让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逐步回归理性是应对其挑起贸易摩擦等问题的主基调。中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既定节奏确定的原则和顶层设计来推进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各项改革开放举措,不被一时一处的摩擦所干扰,稳步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作者:张宇燕,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冯维江,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研究室主任)

 

【他山之石】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研究的思考

正如马克思主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一样,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增强人们在实践中自觉践行这一思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所阐述的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意蕴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其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坚持和运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虽然其中的某些研究相当深入、很有特色,但仍有提升深化空间。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理论基石之一,也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需要对这一重大命题的丰富内容和深远意义展开深入研究。

因此,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研究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研究范式有待转换。以往我们有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的研究存在“贴标签”的现象,其关注的重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某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个原理或某个观点,这种从实例寻找相对应原理的研究范式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有悖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事实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是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观点才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而是在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时代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因此,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就必须破除那种贴标签式的、教条主义的研究范式,遵循毛泽东所倡导的“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本真的理论逻辑,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上。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整体把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往我们有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的研究给人以碎片化的感觉。一方面,一些人尚未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来对待,只是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内容的哲学意蕴;另一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作整体性探讨的成果不太多见,所关注的往往是这一思想的特定内容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定原理或观点,例如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等等。实际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其每一部分内容都内在地贯穿着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综合性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因此,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必须克服碎片化的缺陷,着力于研究作为理论整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性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创新的探讨尚需深入推进。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必须深入探讨这一思想所实现的哲学创新。它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求真务实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础;二是知行合一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三是战略辩证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四是人民主体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就是由这四大方面构成的。不对这四大方面的哲学创新内容作深入研究,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的研究还有待多维展开。具体来说,它需要从以下维度大力加以拓展: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哪些哲学智慧,深刻阐明它是如何实现对这些哲学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要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于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推进。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要探讨和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道路开创和拓展的历史经验的哲学总结以及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哲学引领。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启示。要着重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的新鲜经验,阐明它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

(作者:汪信砚,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摘自:社科基金专刊(光明日报)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8/0404/c373410-29906865.html

 

 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理论体系本身、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三个组成部分。发掘和整理改革开放40年来、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已经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现实任务,也是中国经济学界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以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为主线梳理思想史历程

经济思想史的创作通常采用三种体例,一是编年体,即按照时间顺序对经济思想进行回顾;二是人物体,即以人物为线索梳理经济思想;三是专题体,即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对经济思想进行分类研究。三种创作体例各有利弊,但首先都必须明确一条主线,以统领经济思想的发掘整理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发掘整理工作,具有与一般经济思想史创作截然不同的复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要结合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其发展不仅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困境,也指导了我国商品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创新,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经济制度,而且要结合经济制度探讨政府与市场关系等经济体制问题。

为此,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核心,以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为主线,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一方面,生产方式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因此,生产方式变迁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生产方式是指在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背景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因此,生产方式变迁又表现为生产关系的变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为主线,就是要把“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思想史梳理,避免生硬地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割裂开来,陷入就技术谈技术、就制度谈制度的理论误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呈现出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为“生产力进步—生产方式变革—职业群体分裂—生产关系演进—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变化”,这条路径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及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商品经济形态向产品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第二条路径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变化—生产关系演进—阶层结构变化—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力进步”,这条路径实际上是所有制的演进过程,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及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演进过程。对这两条路径的理论研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线索。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拓展思想史研究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学突破了单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苏联范式,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积极引领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创新突破。以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为主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发掘和整理,有助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拓展思想史的研究视野,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先导作用和学科带动功能。

从宏观上来看,作为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均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宏观表现。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就是要梳理有关商品经济形态和产品经济形态的理论分析,就是要提炼有关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的研究成果。从中观上来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表现在产业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经济结构、对内对外经济结构等多个维度,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就是要回顾和总结中国特色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演进过程,提炼其研究成果。从微观上来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表现在政府管理组织、企业结构设计、家庭劳动配置等多个方面,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就是要回顾和总结中国特色公共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产生和演进过程,提炼其研究成果。通过将生产方式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将有效拓展政治经济学研究视野,以更为饱满的状态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恢宏图景。

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论原则

创作经济思想史的目的是“以史鉴今”,这就需要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论原则。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就是要通过对经济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提炼出清晰的演进线索,为进一步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指导实践发展的过程。1978年以前,由于受到苏联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我们始终没有突破“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产品经济”这种认识。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首次突破了“市场”这一禁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经济界定为“商品经济”,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

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提炼总结这一历程得出的历史经验是: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处在从商品经济形态到产品经济形态这一漫长的历史过渡阶段中,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消灭商品和货币关系。社会主义需要培育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推动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生产方式协同发展,促进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从而为社会化大生产创造条件,以便在未来能够实现私人劳动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而不必再通过商品交换这一中间环节,从而进入“自由人联合体”。这条历史经验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理论阐释——“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要求灵活地运用政府规划和市场调节两种资源配置机制,并推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协调发展,这就是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方法论原则在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过程中的生动体现。

辩证看待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遭受的挫折,将其凝练升华为历史经验,有助于构建起完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推动这项工作,需要经济学界和史学界携起手来,深入系统地发掘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打造凝聚中国气质、彰显中国风格、饱含中国智慧的“中国经济学”。

(作者:周绍东,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子课题负责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摘自:社科基金专刊(光明日报)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8/0404/c373410-29906891.html

 

 

 

 

主题词:调研  专题会议  文化建设  贸易摩擦  

   

                                                   

 

 

 

 

 

收藏本页〗〖打印本页〗〖关闭本页〗〖返回顶部
 上一篇文章: 2018年第3期(总第71期)
 下一篇文章: 2018年第1期(总第69期)
 
Copyright © 2014 - 2015 衡水学院科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西路1088号 邮政编码:053000 联系电话:0318-69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