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部门简介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办事指南 部门职责 通知公告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学风建设 研究所 学术交流 联系方式 下载专区
 
2014年第1期(总第45期)
2014/04/03  作者:  来源:  总浏览:

 

 

2014年第1期(总第45期)  

衡水学院科研处编印                                   2014     3     31      

        

      


 

 录:  

【科研工作动态】  

● 我校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立项    

● 我校承担的河北省科技与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         郭继平     博士获“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 我校参加2014年河北省社科研究基地工作会议    

● 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召开专家座谈会    

 

【社科要闻】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改版    

● 国家社科基金25项代表性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刊发    

●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发布会在京举行    

● 河北省社科联四届三次常委会、四届二次全委会在石家庄召开    

【他山之石】    

● 汪信砚:文章千古事文风甚重要    

● 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巫白慧   先生学问人生杂谈    

● 社会调查是社科研究的重要基石    

● 郭立场:论文价值应回归学术本位    

● 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与中国梦    

     

     

     

【科研工作动态】    

我校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立项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建设项目名单。我校电信学院     张兰训   教授主编的《电子电路系统典型设计指导》、教育学院     李玉侠   教授、李英霞副教授主编的《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两本教材获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此次立项教材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校承担的河北省科技与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2014     1     12   ,由我校承担的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恢复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在生物教学楼三楼召开课题验收会议。河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封顺祥处长、学校科研处处长石宝军教授出席了验收会,受河北省科技厅委托,市科技局农业科李存友科长主持了会议。河北科技大学杨景亮教授、河北农业大学许皞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牛建高教授、河北大学刘存歧教授和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亦红教授作为验收专家出席了会议,杨景亮教授任验收专家组组长。  

按照验收流程,项目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     魏淑珍   教授就项目三年来的工作和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课题组通过对衡水湖及周边水体的调查与评价,分析了衡水湖及周边水域水体、生境间水化学指标的时空异质性;开展了衡水湖生物资源多样性的调查,筛选出净化衡水湖特征污染物的功能菌种;利用水体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强化技术,构建了水体修复技术体系;对衡水湖主要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初步研究了黄顶菊与相关物种的互感作用。利用研究成果在衡水湖建立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示范区,达到了任务合同预期效果和要求。  

郭继平 博士获“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近日(要有具体日期),经学校及衡水市委组织考察推荐,我校教     师郭继平   博士申报的首批“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河北省委人才办30~60万元资助。  

首批“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资助人选是省委组织部根据《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冀办字[2013]19号)规定,在申报推荐、组织考察、资格审查、部门初评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审产生。此次     郭继平   博士成为衡水市首位受资助人选,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校科研实力的肯定;同时说明了各位评审专家对     郭继平   博士在葡萄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方面的认可。望     郭继平   博士在项目资助的支持下,继续深入研究,为我校科研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两年评选一次,我校符合申报条件的优秀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申报。响应省委省政府和学校的号召,积极投身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事业中,为服务衡水、服务河北增添动力和信心,为我校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参加2014年河北省社科研究基地工作会议  

3     27   2014年省社科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曹保刚常务副主席,各基地主任、联络员、信息员,基地承建单位社科处或科研处领导等70余人。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我校校长王守忠教授出席了会议。  

会上,各研究基地按照曹保刚常务副主席在2013年基地年终总结考评会提出的“11125”工作目标,简要汇报了各自研究基地2014年的工作计划。我校科研处处长     石宝军   教授代表基地就我校“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及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做了简要汇报。曹宝刚常务副主席对20个基地的工作汇报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各基地的工作思路和研究计划,并就今后的基地工作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思考”。  

问题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科学研究领域应该怎么办,我们各研究基地应该做点什么。他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十年、甚至十五年内持续发展的命题,我们应该站在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升河北省文化竞争力的高度、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去思考问题。各基地建设应该围绕该命题及时调整我们的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力推高质量成果,培养人才。  

问题二,河北省哲学社科研究基地从7个发展到20个,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接下来该如何发展。目前有些基地的建设是集全校之力,进行梯队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特色学科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还有基地就是依托一个具体院系,打造自己的学科,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于基地的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曹主席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  

首先,要落实“三化”,提升“三力”。  

第一,科研工作的组织化。他提出,科研工作一定要提升组织化水平,整个基地要有意识的去组织、设计和规划,避免只做传达室;第二,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项目,界限要明确,网格要逐渐往外延伸,不断吸收外部力量;第三,活动类型化,基地各类活动要分类指导,分类管理。通过落实这三化,提升社科研究基地的凝聚力、影响力与传播力。  

第二,与时俱进。随着情况的变化,各研究基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社科联在对基地的管理模式上,本着目标任务不变,模式多样化的原则,引导各基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第三,措施具体,落实责任。各研究基地的各项措施要落到实处,落到数字和项目上,同时要落到责任人,可督查。同时,要把学术道德建设,也要写入我们的年度计划中,提出要求。学术道德建设情况也作为我们基地考核的一个宏观指标。  

第四,围绕大局,突出特色。各基地应该围绕国家、省、市各层面的大局广泛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同时突出我们的特色。特色是我们的生存之本,社科研究基地,研究是特色,学科方向是特色,另外活动开展的样式,以及人才,梯队建设等都是特色。  

曹主席指出,基地工作非常重要,省社科联,全省社科界非常期盼各研究基地能够解决河北问题,勇于承接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这种担当,为河北的哲学社科研究做出贡献。  

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召开专家座谈会  

2014     3     28   上午9时,衡水学院“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专家座谈会。日本北九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邓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研究员,以及来自各二级学院的二十余位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座谈会,科研处处长石宝军教授主持了座谈会。  

会前,副院长     刘逸鹏   教授代表学校     向邓红   博士颁发了衡水学院客座教授证书,希望     邓   先生继续为衡水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对邓红和余治     平两位   先生日前在报告厅对师生所作的精彩报告表示赞赏,对     余治平   先生长期以来对衡水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  

座谈会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主题展开,     石宝军   教授首先就衡水学院“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原则、研究内容、方向和发展目标向与会人员做了简要介绍。     邓红   教授、余治平研究员先就自己近年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和学术经历、学术体会等做了介绍,并对衡水学院的社科基地建设、研究所建设及哲学史研究、董仲舒研究、生态文明和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衡水学院以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河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为平台,整合教学、研究资源,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建设一支潜心教学和研究、能够俯身读书的教师团队,充分发挥《衡水学院学报》的作用,发挥衡水的地域优势,创新自己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特色,发挥地方高校的教育引导功能,树立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品牌,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老师与两位专家就社会科学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互动,会议气氛热烈而庄重。闫丽琴教授、李树     广副   教授、     彭学   君教授、     魏艳红   教授等先后发言提问,两位专家耐心回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并表示将在适当时机再次莅临衡水学院与我校师生展开广泛对话和交流,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合作,为提高衡水学院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科要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改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在第一版系统上线的基础上,实现了改版升级。改版升级后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数据容量大幅扩张。在原期刊数据库上线317种期刊共5万篇论文的基础上,升级版已上线457种期刊约150余万篇论文和1000余万条元数据,期刊论文数据总量提高近30倍。  

期刊数据库升级后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多样化,检索功能更加完善,不仅提供多种期刊导航和信息检索方式,实现学术资源搜索、在线阅读、全文下载等基础性服务,还新增了二次检索、本刊检索、检索结果统计分析、检索结果多种排序、检索结果多种分面显示、检索结果聚类等特色功能。  

升级版期刊数据库特别增加了“期刊评价”功能,用户点击“查看期刊学术评价”,就可以检索到过去10年中该刊的“影响因子”、“立即指数”、“被引半衰期”、“期刊他引率”、“引用半衰期”、“平均引文率”等多种期刊评价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庄前生向记者表示,目前,升级版期刊数据库尚在调试和完善之中,仍在继续改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将随时吸取大家意见,力求内容更加丰富、检索更加便捷、运行更加流畅、系统更加安全。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正在谋划如何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成立的学术评价中心的优势,将学术评价机制适时植入期刊数据库的建设进程。  

国家社科基金25项代表性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刊发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完成对2011年底立项的基础类、跨学科类重大项目和2012年初立项的文化类重大项目共171项的中期检查考核,并对其中55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予以公布。结果显示,其中有25项代表性成果刊发于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  

55项代表性成果中,30项为著作类成果,其余25项均为刊发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如中共中央     党校   教授韩庆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的《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东南大学教授樊浩的《〈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形态》、北京大学教授王中江的《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等。  

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中期考核与以往相比,第一,更加注重学术质量、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原创性、更加凸显科学和创新精神,评审程序比以往更加严格;第二,学术规范性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第三,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对繁荣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据此次检查结果初步统计,这批项目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包括推出著作类成果近30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历史研究》上刊发的成果有11项。被SCIEISSCI等国际引文索引收录40余篇。有2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部著作被纳入全国性教材,部分集成式成果和大型丛书陆续问世。检查结果认为,这批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丰硕,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发布会在京举行  

3     28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平台系统发布会在京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及数据库建设专家组成员出席发布会。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北京行政学院教授侯且岸、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培忠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数据库负责人何涛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1010月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而承担的大型项目,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是     张西平   教授     和李雪涛   教授。该项目也列入了国家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国家社科基金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接到这个项目后,高度重视,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了包括北外教师在内的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该数据库项目旨在通过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总结中国文化向外部世界传播的基本情况、规律、经验和方法,为国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走出去”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咨询。在项目组的努力下,在国家社科基金的领导下, 2013     10     22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项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标志着为期两年的数据库一期项目已经正式圆满结项。  

河北省社科联四届三次常委会、四届二次全委会在石家庄召开  

2014     2     25   27日,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届三次常委会、四届二次全委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听取和审议省社科联2013年工作报告,研究我省社科理论界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积极为我省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省社科联主席刘永瑞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25日下午先期举行省社科联四届三次常委会,讨论通过了省社科联四届二次全委会议程,审议了《河北省社科联2013年工作报告》和调整有关委员、常委事项。  

26日上午,举行河北省社科联四届二次全委会。会议由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周文夫主持。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作《河北省社科联2013年工作报告》。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2013年省社科联工作,对2014年工作进行了认真谋划。2013年,河北省社科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社科联工作创新;强化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破解河北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挥全省社会科学品牌活动的引领效应,推动社科研究和传播普及的良性发展;规范履行各项科研管理职能,营造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2014年省社科联将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加强新时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工作的意见》,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关注全省工作大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应用研究上下功夫;关注科研成果转化,在提高对改革发展实践的贡献率上下功夫;关注体制机制创新,在推动社团管理、加强基层党建上下功夫;关注社科资源整合,在推动社科界大联合、大协同上下功夫。  

会议表决通过了部分委员、常委调整补充事项,同时,向获得第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特别奖的获奖成果《辽宋西夏金通史》(漆侠等著)和《河北文学通史》(王长华等著)、第十届河北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的李杰刚等9名青年专家及2013年度先进市社科联进行了表彰,向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在全委会上,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省社科联主席刘永瑞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讲话紧紧围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刻阐述了社科联组织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推动河北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省社科联2013年的工作成绩,对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全省社科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刘永瑞同志指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推动河北深化改革、绿色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省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社科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引领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参考,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库”、“智囊团”。一是把握政治方向,推动理论创新。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研究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研究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学习研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发挥智库作用,服务“绿色崛起”。要树立起群众是英雄、实践出真知的观点,找到理论创新和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根基和源泉;要树立团队意识,大力推进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提出综合解决的对策思路和方法;要树立起“效用观念”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决策和应用的转化,为“三个河北”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把工作重点引导到加强应用研究,做好党和政府的“参谋部”和“智囊团”上来。三是强化工作职能,繁荣社会科学。要进一步完善全省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对社科团体的管理力度,推进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管理创新,引领和促进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全省社会科学品牌活动在国内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进《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定》地方性行政法规立法工作,使社会科学普及传播成为社科联工作创新的新路径。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温馨家园。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要为事关河北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三个专业委员会和从事应用研究的社科团体,要在实践中寻找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出具有宏观性、战略性、超前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社科联工作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推动各市社科联建设迈上新台阶,逐步建立上下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社科联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努力把社科联建设成河北三十万社科工作者的温馨家园。刘永瑞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科联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准确把握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为宗旨,努力走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前列,高举旗帜,坚定信念,推动全省社会科学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26日下午,会议主办单位邀请中央党校科社部主任王怀超教授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做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与会人员现场聆听报告。会议期间,还同时召开了省社科联各专业委员会和全省社科联工作会议。  

【他山之石】    

汪信砚:文章千古事文风甚重要  

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文章影响久远、关系重大,而写得好与不好作者是心知肚明的。文章写得好与不好,既取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与其文风有莫大的关系。“文章”的“章”字从“音”从“十”,从音乐会意而来的“文章”一词原本就有文风方面的规定性。只有读来如音乐般清新悦耳、优美动听的文字,方配得上“文章”二字。  

文风看似事小,实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徽章。徽章是佩戴于身上的人的身份、职业等的标志,而作为人的精神徽章,文风则是为文者的心性、人品、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表征。鲁迅的文章语言犀利,用词典雅,字句凝练,长于辩理,尖刻而不失幽默,嬉怒哀骂中透着诙谐和风趣,被人形容为“如铁笔画在岩壁上,生硬以外,还夹着丝丝尖厉的声音,使人牙根发酸,或头顶发火”,反映了鲁迅本人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毛泽东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用典妙趣横生,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是通俗与典雅、朴实与浪漫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胸襟、气魄和独特个性。正因如此,所以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阅其文,乃知其人”。  

文风不仅是为文者个人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而且与社会风气联系紧密,甚至与国运兴衰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大凡国运上升时期,文风一般都表现出清新质朴、刚毅稳健的特点;而每当统治者穷奢极欲、腐化堕落之际,文风也往往沾染淫巧侈丽、浮华轻艳的习气。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倘若某个国家的风尚变得躁动,并堕落为享乐,那就意味着言辞很快会沾上这种优柔寡断、娘娘腔的习气。”对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有深刻认识。唐宋时期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和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都既是文风改革运动,也是力图通过革除文风积弊而提振国运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把文风与学风、党风并提。他在讨伐“党八股”时,给它列了八大罪状,说它到处害人、流毒全党、祸国殃民。  

环顾时下中国学界,文风问题实不宜乐观。一方面,用汉字写洋文几成一种时尚。有些人著书撰文,总喜欢模仿西方学者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这其实是     鲁迅   先生早已批判过的那种洋八股。这类用汉字写的洋文,就好比是中国人的厨房里烹制出来的西餐,它们难以成为中国人的可口食品,更不可能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刻意生造概念和诘屈聱牙的语词的也大有人在。有人把今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称为“词藻的盛宴”和“概念的竞技场”,它所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以艰深文浅陋、以华丽饰虚假、以奇僻之字盖思想平庸的不良文风。今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革除这些文风积弊,就必须自觉养成清新、质朴的文风。(作者汪信砚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摘自社科基金专刊(光明日报):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0303/c376756-24509168.html  

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巫白慧   先生学问人生杂谈  

巫白慧 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梵文学家和佛教因明学家。他以自身的学术成就,为中印学术文化交流树立了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他的学术特点不仅限于精通印度古典语言文字,更体现在以梵文为武器,对印度哲学和佛教文化进行的科学研究。《〈梨俱吠陀〉神曲选》是他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作品从探究吠陀经创世神话入手,通过对梵文神曲的译解和重要概念的分析,清晰梳理出吠陀经哲学的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在方法论上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深入经藏 开拓创新  

先生秉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根据恩格斯关于印欧宗教神话研究应追溯其源于吠陀经的论述,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四个方面:吠陀经(《梨俱吠陀》)哲学、印度古代辩证思维学、奥义书哲学和因明正理逻辑。其中,     巫   先生在吠陀经与奥义书领域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  

已过耄耋之年的     巫   先生笔耕不辍,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又相继出版了《圣教论》、《印度哲学》、《印度哲学与佛学》(英文)、《〈梨俱吠陀〉神曲选》等学术著作。他系统总结并勾勒出印度传统哲学发展的两条理论基线,即“常存观”与“断灭观”,并以此来透视印度传统哲学发展的全过程。他发现并认定,印度传统哲学可划分为正统派哲学和非正统派哲学。在二派中,不管哪一派,不是沿着“常存观”的思想路线发展,就是沿着“断灭观”的思想理路发展。     巫   先生总结并指出,吠陀哲学涵括了两方面的学说,即“世界先有说”与“摩耶规律说”。  

先生沉浸于天竺梵学的研究之中,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他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特别顾问以来,潜心躬耕,不断钻研,还独立承担了梵本《因明入正理论疏》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本着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精神,     巫   先生从正理因明的沿革出发,认真探究了新因明的核心理论因三相。通过对《因明入正理论疏》梵本与汉译的对比研究,     巫   先生发现并证明,玄奘所翻译的因三相,完全符合原著意旨,契合因明原理,既准确又具有科学的创造性,从而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因明理论上和文义上对玄奘译文的怀疑和误解。玄奘按梵文原著构筑的一套因明学汉语术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因明学天赋,为因明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睿智博学 虚怀若谷  

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坚持自己所钟爱的学术研究事业,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对梵文《因明入正理论疏》所作开创性的翻译与研究,无疑将进一步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我国的因明学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和思想活力。  

先生在印度哲学、佛学和因明学研究上的造诣精湛而深邃。作为当代最著名的梵文学者,他利用梵文从事哲学研究,掌握了一把开启印度哲学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传承中印文化交流,构筑思想沟通的桥梁作出了重大贡献。学问必须摒弃功名利禄,潜下身心才能踏实学问。     巫   先生之所以能在学术上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与他做人的态度密不可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对他高贵品格最准确的概括;谦虚而不虚伪,客观绝不夸张,满腹经纶而又平易近人,是对他学问人生的生动写照。  

先生为人低调,对于自己的学识,一向谦虚谨慎。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博学,还有睿智;不仅是睿智,还有谦恭和礼节。他是一位具备知识分子高尚情操的长者,一生不为名利所动。他的成功并非简单的岁月积淀,而是一生勤奋好学和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的结果。     巫白慧   先生的学问人生,浓缩的是百年历史,再现的是大家风范。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论宗哲学研究”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摘自社科基金专刊(中国社科报)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0326/c230113-24739027.html  

社会调查是社科研究的重要基石  

社会调查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有计划地对某一社会问题系统地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并提出对策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石,对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调查是提出研究问题、检验研究假设、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途径和基础。著名科学家维纳曾说过,知道应该干什么,比知道如何干更重要。毛主席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才能正确地说明“是什么”、科学地解释“为什么”。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科学界出现了一股闭门造车、随心所欲的学术歪风。组装拼接互联网材料、抄袭剽窃文献资料、虚构杜撰引证案例、按需制造统计数据、伪造篡改调查结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严重损害了社会科学的声誉形象,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每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浩如烟海,但真正有思想力量、理论突破和价值引领的研究成果相当匮乏。必须大兴社会调查之风,使社会调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首先,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真正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切实做到深下去、沉到底、接地气,在社会调查中,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其次,要正确地运用科学的取样方法。调查取样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调查取样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聚类随机取样和系统随机取样等概率取样方法,以及简便取样、判断取样、偶遇取样和配额取样等非概率取样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精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运用科学的取样方法,增强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提高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的解释能力。再次,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分析等。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并善于运用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检验研究假设,构建学术理论,推动学术创新。最后,要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社会科学研究要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做到对策建议用得上、办得了、能见效,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要而言之,大兴社会调查之风,需要强化舆论宣传教育力度,让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深刻认识到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推进高校的社会调查课程建设,让社会科学研究新生力量系统地学习掌握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熟练地运用SPSSEViewsAMOSVensim等社会调查分析工具;需要完善课题立项、成果评审、学术奖励、职称评定等系列制度,挤压闭门造车、随心所欲学术歪风的生存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强化对闭门造车、随心所欲学术歪风的惩戒力度。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首席专家、浙     江大学   教授)摘自社科基金专刊(人民论坛)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0312/c230169-24611101.html  

郭立场:论文价值应回归学术本位  

近年来,随着对科研评价的日益重视和量化评价方法的普遍运用,学术论文数量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可回避的是,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存在着浮躁之气,这种浮躁之气也侵扰着学术界,影响到部分学者的良心和操行。可以说,只有建立开放的学术评价机制,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而以论文质量评高下,才能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切实改善现有学术风气。  

目前,社科界职称评定和学术项目申请大都会与论文发表数量挂钩,不少人认为这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论文数量往往和科研人员的职级晋升、学位申请、荣誉地位、奖金待遇等相关联,因而与论文发表有关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便屡见不鲜,致使以论文数量衡量学术绩效的评价制度饱受诟病。可以说,当前“学术造假”事件频出,与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关,一些掌握学术评估权力的人,缺乏能力或科学手段对学术成果进行严格准确的评估,偏重论文数量而忽视科研工作质量,从而刺激了各种各样的浮夸、造假,制造了“学术泡沫”、“学术垃圾”。  

学术不端行为的结果,侵害的不仅仅是学术本身。它不但破坏了学术规则,败坏了学术风气,污染了学术净地,而且直接损害了公众利益,对人才培养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坏影响。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不能仅仅寄托于道德自律,而应寻求制度化出路。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通过奖励符合规则的行为、惩罚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而依特定的方向、目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乃至信念。为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就要大大增加学术腐败者的风险成本,让“成本远大于收益”。换言之,要为论文“减负”,让论文价值回归学术本位,就必须转变评判标准和考核机制,只有把论文考核重点由“量”转到“质”,才不失为维护学术风气的治本之策。  

一个学者要想赢得社会的认同,就本质而言,只有通过彻底的专业化,才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公认的成就。我认为,扭转学术风气根本上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给学者一个拒绝不正之风的机会。对相关主管机构来讲,要做的不仅是亡羊补牢,更需要加强前瞻性的学术管理规范化建设,要对学界的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研究的价值指向进行有力的宏观引导,如此才能最终正学术之风,还学界以清。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摘自社科基金专刊(中国社科报)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0212/c230113-24334953.html  

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与中国梦  

爱国主义的国际视野,就是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民族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和愿景,准确阐述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充分展现了爱国主义的国际视野。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爱国主义始终是条一脉相承的情感“脐带”,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从来没有断裂过,表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卓越创造力,也成为催发中华民族每个成员自觉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精神力量。纵观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抗争奋斗足迹,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再到“最后的吼声”,无不看到整个民族受到强大爱国主义的力量驱动,也彰显每位中华儿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和“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气魄。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同时还有相当一批海外学子学成归国,他们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再到当代无数中国人励志图强、奋斗为国的无数事迹,他们以自身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是培育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榜样。  

新时期,爱国主义应将爱国之志与报国行动统一起来。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当前,我们已进入全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二季”,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发展更需要稳定的环境。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但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存在着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西方一些国家企图挤压我们战略拓展的空间,“中国威胁论”再度甚嚣尘上,个别国家还采取了多向平衡战略,尤其是那些与我国有着领土、领海、岛屿争端的国家,往往会引入“第三者”平衡我国,周边隐忧仍存,企图破坏中国发展稳定。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把爱国热情和科学理性结合起来,理性把握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尺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要警惕被极少数势力牵着鼻子走,谨防落入他们设下的陷阱,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创造有利的局面,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努力工作、促进中国梦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上来。而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就是要自觉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发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用和平的方式表达爱国诉求,将爱国之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报国行动,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爱国主义要有国际视野,不是封闭排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是中国梦的世界维度。爱国主义的国际视野,就是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当今世界,即使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不会是平坦的,会碰到各种敌对势力的阻扰和破坏,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也在所难免。在一些国人心中对外强硬被视为“爱国”的表现,其实这是对“爱国主义”认识的最大的误区。当中国与周边国家产生领土纠纷摩擦的时候,我们应当冷静分析冲突的深层次原因,理性思考、沉着应对。一味鼓吹强硬或极端行为导致付出更大代价,就很难称得上是爱国行为了。爱国热情很可贵,但怎样表达爱国热情、用什么方式表达爱国热情至关重要。爱国,不是施暴的理由,不是情绪失控的泄愤。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爱国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僭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只有展示出理性和法治的力量,才能让我们占据正义的高点,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支持。用理性去爱这个国家,才能让民意表达的焦点更加准确、集中;用理性去爱这个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才有保障,社会才会富有生机,国家也才会更加强大。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信,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我们在释放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时,需要保持定力和理性,懂得和注重战略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在国际大舞台充分展示“中国智慧”。要培育健康、成熟的国民心态,保持冷静态度,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正确认识国情,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看待问题,凝心聚力、科学发展,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纵观历史,山川险固不足恃,金汤城池亦可破,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方可御敌自立,而爱国主义则能将众心召唤在一起。真正的爱国者,应认识到爱国并非一时的口号和激情,而是立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才干为民族复兴中国梦增添力量。  

(作者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弘扬中国精神 促进中国梦实现”首席专家、课题组成员,闽南     师范大学   教授、讲师)摘自社科基金专刊(中国社科报)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0226/c230112-24467938.html  

 

     

     

     

     

     

     

     

     

     

     

     

主题词:基地  项目  社科联  成果奖                    

   

                                                     

     

 

收藏本页〗〖打印本页〗〖关闭本页〗〖返回顶部
 上一篇文章: 2014年第2期(总第46期)
 下一篇文章: 2013年第6期(总第44期)
 
Copyright © 2014 - 2015 衡水学院科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西路1088号 邮政编码:053000 联系电话:0318-6908515